城市里的庄稼地
时入初夏,老家的油菜又到了收割的季节。 下了班,我便径直朝老家奔去。驱车行驶在工业园区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上,一路向西北,沿途原本破旧的村庄已经高楼林立,小时候泥泞不堪的道路也变得宽广,工厂多了,但农田少了;荒野少了,但公园多了。路边已经有不少人散步、乘凉,享受着一天最悠闲的时光。城市,果然让生活更美好。 朝着老家的方向,远远地就能看见宽广的马路边一小片低低洼洼的油菜地和三五个忙碌的身影,大人肩上扛着捆儿,孩子手里耍着枝儿,不需要辨认,那一定是我的爸妈,还有已近鲐背之年的爷爷。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突然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小时候的许多趣事不都是农忙时节留下的美好回忆吗?大人们忙得无暇顾及,于是男孩子像脱了缰的野马满世界玩耍,女孩子高卷着裤腿在田埂上飞奔,钓海虾、摘桑葚、捉鸣蝉……只有在傍晚,四下里才响起大人们们起起落落的叫唤声,这样一通热闹之后,整个村子才会归于平静。老家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和无比欢快的童年时光如今是再难目睹和参与了。 十年前,因兴建二桥和工业园区,老家拆了迁。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生活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在许多人看来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颇为开心。但像爷爷这样,经历过战乱、饥荒,在地里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民,他舍不得…… 爷爷和哑巴二伯两个人住,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一辈子在田里摸爬滚打,身子骨还硬朗。近些年,城市不断扩大,拆了迁的土地大多被征用了,还有一些遗留地。一开始爷爷只在老房地基上开辟一小块出来种些菜,没事就骑着三轮车去看看,给蔬菜搭架子,拔草,捉虫。菜园常年绿意葱葱。 几年过去,马路和厂房没有继续扩建,遗留下来的大片良田有些许荒废,爷爷放不下,生怕田地荒芜了,硬叫上叔伯们,抽空回老家开荒种地。爷爷年纪大了,我这个孙女也放心不下,每次几近吵架似的叫他注意身体,该安享晚年了,他却爱怜地说“多好的庄稼地啊!看见地里长草,就像是我心里长草一样。土地多珍贵啊” !我知道他又在回忆那个艰苦的年代。 车停稳后,小七兴奋地翻过路边的园艺山坡,跑来跟我分享他帮太爷爷搬运油菜籽的乐趣,兴奋得被菜根划破了脚都没有发现。隔着路边的景观树,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铺满菜籽的油布上,殷勤地侍弄着刚收获的新菜籽,像极了天真纯朴的孩子。爸爸卯足了劲在一旁捶打着,不远处,妈妈戴着草帽忙着搬运……一家人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小七迫不及待地拉着我跨过田埂,亲昵地向我介绍田野里的新朋友:野菊、豆荚、还有瓢虫呢……我顿时热泪盈眶,特别感激爷爷对土地的这份珍爱与执着,竟让小七有机会与我在同一片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欢乐的童年时光,让我们都拥有最纯最真的样子。 爷爷种了一辈子庄稼,只有亲手播下种子,心里才踏实,才会满怀希望。而这份朴实勤劳也是祖祖辈辈在我们心里种下的种子。它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让我们踏实做人,勤奋做事。不管是做了大半辈子电工的大伯,还是打了三十年家具的我爸;也不论是站在数控机械前的哥哥,还是站在三尺讲台前的我,一家人都有一股子气,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肩担何任都能像个孩子一样,殷勤地侍弄着自己的生活,也“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或许这就是脚踏实地,奋斗不止的意义。 这份优良的家风默默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这份传承是春雨,净化了浮躁的心灵;这份传承是力量,坚定了迟疑的步伐;这份传承是阳光,照亮了生活的希望。
|